微信掃一掃
本網訊(通訊員 王蘇佳)紅色經典表現的是家國情懷、社會責任感和理想信念,亦是祖祖輩輩奮斗歷程的真實寫照,一字一句中包含的是不朽的紅色精神,一段一章寫的都是先人的奮斗歷程。作為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三下鄉實踐團隊,為了品讀紅色經典,牢記奮斗歷程,于2022年7月1日前往鄭州市金水區崢嶸歲月紅色紀念館,3號持續團隊的實踐之旅。為深入了解紅色先驅們的奮斗歷程,團隊來到了紀念館存放紅色書籍的房間。
剛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排整齊擺放的紅色書籍,墻上掛著各位先驅的字畫,最為顯眼的是毛澤東前輩的“為人民服務”字畫的背后是在艱苦條件下不幸在煤窯倒塌中去世的張思德同志,當時的抗日戰爭正處于十分艱苦的階段,困難重重,結合這一現況,毛澤東主席發布了一次名為“為人民服務的演講”,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而又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,團結一致,共抗日本侵略。
圖為團隊成員翻閱書籍
拿起一本《長征》,與團隊成員們一同翻閱,四渡赤水、巧渡金沙江、強渡大渡河,飛奪瀘定橋、爬雪山、過草地。長征全程兩萬五千里,無數的艱難險阻,一位位同志的犧牲,終于勝利到達陜北。是的,縱然裝備極其簡陋,供給十分匱乏,環境無比艱苦,前后皆是數十倍的敵軍圍追堵截,但是紅軍并不會屈服,他們義無反顧的肩負起拯救中華名族于危難之中的重任,他們用百折不撓的意志書寫了一部蕩氣回腸,震古爍今的史詩。歷史雖然已成過往,但其精神永不磨滅,他們堅強的意志將一代代傳承下去,讓每一個中華子女為他們驕傲自豪。
圖為團隊成員交流書籍內容
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弱則國弱。見識了革命先輩為了后輩的幸福拋頭顱,灑熱血。我們同樣要為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理想。廣大青年應從他們爬雪山,過草地,吃樹皮,啃皮帶的不斷挑戰自我,挑戰極限的精神中,學習他們那種艱苦奮斗的精神,為了理想愿意奉獻自身的勇氣。慶幸生于太平盛世,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而犧牲的長征英雄。
圖為團隊在崢嶸歲月紅色紀念
閱讀結束后,團隊成員總結說:“革命前輩,并不會因為犧牲而被人們遺忘,他們的事跡一直牢記在我們的心里,他們的精神將影響著一代代華夏兒女?!睙嵫獮⒃诹送恋刂?,腳下土地埋藏皆是革命先烈的靈魂。團隊成員們滿懷熱忱的翻開書籍,又懷著虔誠的心將書合上,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,但紅色精神卻已經在團隊每一位成員心中深深的扎上了根。相信我們的行動將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回應。